19种医用耗材已纳入医保目录,覆盖范围包括可吸收血管结扎夹、一次性活检针、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引鞘等。
具体耗材种类
纳入医保的19种耗材涵盖多个临床领域,包括心血管、泌尿、神经外科等。具体种类如下:
- 心血管领域:可吸收血管结扎夹、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引鞘、免打结缝合线、房间隔缺损封堵器、一次性使用无菌外周血管内药物涂层球囊等。
- 泌尿外科:泌尿取石网篮、一次性使用高压造影注射器及附件。
- 神经外科:颅内支架(动脉瘤辅助)、动脉瘤夹、一次性使用温度传感器。
- 其他耗材:造影导管、Y接头、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夜戴型)、一次性使用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医用干式胶片等。
医保覆盖范围
此次医保覆盖不仅降低了患者负担,还鼓励更多医疗机构使用集中带量采购的中选产品。政策自2023年12月1日起在多个省份正式执行。
政策影响
-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医保覆盖这些耗材后,患者报销比例显著提高,尤其在高值耗材领域,大幅降低治疗费用。
- 推动医疗机构规范采购:集中带量采购模式有效降低了耗材价格,同时提升了采购透明度和效率。
- 促进公平性:医保目录的统一性缩小了地区间医保支付差异,确保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总结
19种医用耗材纳入医保,不仅体现了医保政策的惠民导向,还推动了医疗耗材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未来,随着更多高值耗材纳入医保,患者的医疗费用将进一步降低,医疗服务可及性也将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