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拒用医保卡结算引发争议,最终南昌市人社局医保部门确认医院做法违规。陈春林科长指出,医院以“低标准入院”为由拒绝报销,可能规避骗保嫌疑,但其“一刀切”操作损害了患者权益,且医保结算系统智能化不足成为问题关键。
2018年傅女士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未实际住院产生费用,遭遇医院拒用医保卡报销及账户余额结算的情况。南昌市人社局医保管理科陈春林科长调查后认定,医院行为确实违规。陈科长解释,医院将傅女士归类为“低标准入院”患者,认为其住院未真正接受治疗,担心按正常流程报销可能被认定为骗保,因而采取拒赔措施。“低标准入院”指患者以住院形式接受检查而未实际治疗,医院若予以报销,可能面临医保监管部门处罚,因此采取严格拒赔措施规避风险。陈春林明确指出医院此举虽意图防范骗保,却过度损害了患者权益,做法欠妥。医保结算系统功能不足导致患者在无报销情况下,仍无法使用个人账户余额结算,进一步加剧矛盾。系统未能区分门诊与住院费用,且默认刷卡即进入报销流程,导致只能全额自费。此事件暴露了医院操作流程与医保系统智能化水平的短板,需在服务优化与技术改进上作出改进。
陈春林强调,医疗机构需在避免违规的保障患者合理权益。医院不应简单粗暴地拒绝服务,而应建立更科学的风险评估与处理机制。建议医院建立专门审核流程,对“低标准入院”患者进行个案评估,避免盲目拒赔。医保部门应推动结算系统功能升级,提升识别不同支付方式的能力,确保患者权益不受损。此次事件为其他医疗机构敲响警钟,南昌市人社局已对医院违规行为进行调查,未来将加强对医疗机构操作的规范性检查,避免类似事件再现。患者遇到医疗结算问题时,可主动联系医保部门寻求帮助,维护自身权益。医保基金的安全与高效使用,离不开医疗机构、监管部门及患者的共同努力,各方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守护好群众的“看病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