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蚌埠,社保基数 17100 元和 5000 元存在诸多明显区别。最直观的就是缴费金额不同,基数 17100 元的缴费金额远高于 5000 元,这也导致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不同,最终影响到养老金待遇、医保报销等权益,17100 元基数对应的权益更丰厚。下面来详细分析两者区别:
- 缴费金额不同:社保缴费由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承担,缴费基数越高,缴纳金额越多。以养老保险为例,若单位缴纳比例为 16%,个人为 8%。基数 5000 元时,单位每月缴纳 800 元(5000×16%),个人缴纳 400 元(5000×8%);基数 17100 元时,单位每月缴纳 2736 元(17100×16%),个人缴纳 1368 元(17100×8%) ,整体缴费负担差异显著。
- 个人账户积累不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设有个人账户。基数 5000 元,每月进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400 元;基数 17100 元,则有 1368 元进入,长期积累下,17100 元基数对应的个人账户金额会比 5000 元基数的多很多。医保个人账户同理,如单位在职人员个人账户计入标准为基本医保缴费基数 ×2%,5000 元基数每月入账 100 元,17100 元基数每月入账 342 元,这影响到平时看病买药可使用的个人账户资金量 。
- 养老金待遇不同:养老金计算与缴费基数密切相关。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缴费年限 ×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缴费基数 17100 元,意味着本人平均缴费指数高,计算出的基础养老金会更多。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17100 元基数积累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多,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更多,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明显高于 5000 元基数的情况。
- 医保报销待遇有差异:虽然医保报销比例通常与医院等级等因素有关,但部分地区医保报销限额会和缴费基数挂钩。比如有的地方会依据缴费基数确定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的缴费标准及报销限额。蚌埠单位在职人员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每人每月 24.66 元,缴费基数高可能对应更高的报销上限,在遇到高额医疗费用时,17100 元基数参保人可能报销更多 。
蚌埠社保基数 17100 元和 5000 元在缴费、账户积累、养老及医保待遇等方面差异明显。选择较高社保基数意味着当下缴费多,但未来保障更充足,大家可结合自身经济状况和对未来保障的预期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