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最佳的药剂包括井冈霉素、戊唑醇、氟环唑及其复配剂(如肟菌·戊唑醇、苯甲·丙环唑等),关键施药时期为破口前5-7天,若遇多雨需间隔7天二次用药。
-
高效药剂选择
井冈霉素(如24%井冈霉素A水剂)是生物农药首选,对稻曲病菌抑制效果显著且环境友好;化学药剂中,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30%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等复配剂兼具治疗与保护作用,可兼防纹枯病和穗颈瘟。氟环唑单剂(如12.5%悬浮剂)渗透性强,能有效阻断病菌扩展。 -
精准施药时机
破口前5-10天(剑叶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是防治窗口期,此时药剂可覆盖颖壳闭合处,阻断病菌侵染。齐穗期补防一次可巩固效果,尤其适用于多雨天气或感病品种。 -
综合防控策略
结合抗病品种(如宜香2115)、控氮增钾施肥、浅湿交替灌溉等农业措施,减少病原基数。重病田需深翻土壤并清除病残体,降低次年菌源。 -
注意事项
避免扬花期使用三唑类药剂,以防影响授粉;种养混合区慎用化学药剂,优先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交替用药可延缓抗药性,如轮换使用井冈霉素与氟环唑。
总结:稻曲病防治需“药技结合”,以破口前预防为核心,搭配科学田管与抗病品种,才能实现高产优质。农户应关注当地植保预报,灵活调整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