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川滇交界处,北接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邻云南省,东靠宜宾、乐山,西连攀枝花市,是连接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重要过渡地带。其地理坐标为北纬26°06′至29°18′、东经100°01′至103°55′,以多民族聚居和独特地形地貌著称,是西南地区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富集区域。
-
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
凉山地处横断山脉东北缘,境内山地、高原、峡谷交错分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以雅砻江为界,东部毗邻四川盆地,南部金沙江与云南隔水相望。州内最高峰为木里县夏俄多季峰,海拔5958米,最低处为雷波县金沙江谷地,落差显著的地形形成了丰富的垂直气候带。 -
气候与生态资源
凉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因地形复杂,气候呈现显著垂直差异。西昌等地冬暖夏凉,年均气温17℃,被誉为“小春城”。州内水能资源居四川首位,理论蕴藏量达7100万千瓦,同时拥有全国第二大轻稀土矿藏和优质烟叶、特色水果(如会理石榴)等农业资源。 -
交通与战略地位
作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凉山至今仍是川滇交通枢纽。成昆铁路纵贯全境,西昌青山机场连接国内主要城市,形成了“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其地理位置对川滇经济走廊建设和西南边疆稳定具有战略意义。 -
民族文化与旅游特色
作为中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保留着原生态的彝族毕摩文化和火把节等民俗。境内有西昌邛海泸山、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卫星发射中心等多元旅游资源,以及红军长征“彝海结盟”等红色文化遗址,形成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独特吸引力。 -
区域经济与发展定位
依托“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政策优势,凉山正打造清洁能源基地(水能、光伏)和特色农业示范区(烟草、中药材)。其区位优势还体现在作为四川南向开放门户,辐射东南亚市场的潜力。
了解凉山方位不仅需关注地理坐标,更要理解其作为西南生态屏障和多民族文化走廊的战略价值。探索这片土地,可从地理、气候到人文进行多维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