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梗阻的处理需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核心原则是解除梗阻、纠正生理紊乱并预防并发症。 关键方法包括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药物控制感染或痉挛,严重时需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或放置支架。 中医辅助治疗和营养支持对恢复有积极作用。
-
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早期或不全性梗阻:通过鼻胃管抽吸减压,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生素(如甲硝唑)控制感染。泛影葡胺造影可辅助诊断并减轻水肿,石蜡油润滑肠道促进通便。 -
手术治疗
完全性梗阻或绞窄性肠梗阻需紧急手术:粘连松解、肠切除吻合是常见方式;若患者状态差,可能先行肠造口术缓解症状,二期再修复。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更快。 -
中医与辅助疗法
艾灸神阙穴或葱姜敷贴缓解症状,中药灌肠促进排气。术后营养支持(如静脉注射营养液)帮助肠道功能重建,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 -
预防与日常护理
避免暴饮暴食和难消化食物(如糯米),腹部术后尽早活动防粘连。定期体检筛查肿瘤,出现腹痛腹胀及时就医。
结肠梗阻及时干预大多预后良好,但延误治疗可能危及生命。遵循医嘱选择方案,术后注意饮食调整和复查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