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级别
低保户的级别划分因地区政策差异而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体系:
一、城市低保三级体系
-
一级(最高)
针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三无对象”,按常保标准全额补助(如160元/人)。
-
二级
针对家庭主要成员为老、弱、病、残等长期困难群体,按非常保标准差额补助(如130元/人)。
-
三级(最低)
针对有劳动能力但收入仍低于标准的群体,按非常保标准更低额差额补助(如100元/人)。
特点 :
- 补助金额逐级递减,一级保障力度最大。- 适用于城市居民,需满足无生活来源、低收入、无劳动能力等条件。
二、农村低保分档体系
-
一档(最高)
适用于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三无对象”,按常保标准全额补助。
-
二档
适用于家庭主要成员为老、弱、病、残等长期困难群体,按非常保标准差额补助。
-
三档(最低)
适用于家庭主要成员有劳动能力但收入仍低于标准的群体,按非常保标准更低额差额补助。
特点 :
- 补助金额逐级递减,一档保障力度最大。- 适用于农村居民,需结合当地经济水平确定具体标准。
三、其他说明
- 调整机制 :低保标准每年动态调整,通常与当地经济状况挂钩。- 与其他保障线的区别 :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企业下岗职工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并行。建议申请时咨询当地民政部门,了解具体实施细则和申请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