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个人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及示例,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 \text{基础养老金} = \frac{\text{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text{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times \text{缴费年限} \times 1% $$
其中:
-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0.6~3之间)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frac{\text{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text{计发月数}} $$
- 计发月数 根据退休年龄确定(例如60岁退休为139个月)
三、总养老金计算公式
$$ \text{总养老金} = \text{基础养老金}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四、示例计算
场景 :某职工60岁退休,缴费30年,当地平均工资6000元/月,个人平均缴费指数1.0,个人账户储存额230400元。
-
基础养老金 $$ = \frac{6000 + (6000 \times 1.0)}{2} \times 30 \times 1% = 1800 \text{元/月} $$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 \frac{230400}{139} \approx 1657.55 \text{元/月} $$
-
总养老金 $$ = 1800 + 1657.55 \approx 3457.55 \text{元/月} $$
五、注意事项
-
缴费基数调整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时,缴费基数可能被限制在当地平均工资的60%~300%范围内。
-
计发月数与退休年龄相关 :例如55岁退休为170个月,50岁退休为195个月,越晚退休计发月数越少。
-
多缴多得原则 :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均越高。
通过以上公式和示例,可清晰计算出个人养老金的预期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