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常见于舞蹈症等神经系统疾病,通过一些康复运动可改善症状,如平衡训练(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稳定性)、肌肉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训练(提升身体柔韧性和灵活性)、协调性训练(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具体介绍如下:
- 平衡训练:借助平衡板、平衡垫等工具开展训练。比如站在平衡板上,双脚缓慢交替移动,尝试保持身体稳定;或者在平衡垫上进行简单的站立、行走练习。平衡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减少因舞蹈样动作导致的跌倒风险,增强身体的稳定性 。
- 肌肉力量训练:可采用重量训练、等长收缩等方式。像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手臂屈伸练习,选择合适重量的哑铃,每组进行 10-15 次,做 3-4 组;也可以利用弹力带进行腿部的抗阻训练,比如将弹力带套在脚踝处,进行腿部的外展、内收动作。通过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能更好地控制肢体运动,减轻不自主运动的影响 。
- 柔韧性训练:推荐瑜伽、普拉提等运动。在瑜伽中,通过下犬式、三角式等体式,拉伸身体的各个部位,如腿部、背部、肩部等;普拉提中的一些动作,像百次拍击、滚动如球等,也能有效提升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使身体在运动时更加舒展,减少因肌肉紧张、僵硬导致的不自主运动 。
- 协调性训练:尝试舞蹈、体操等运动。例如学习简单的舞蹈组合动作,跟随音乐节奏,协调身体各部位的运动;或者进行广播体操练习,规范地完成每一个动作,注重手脚以及身体各部位之间的配合。协调性训练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节奏感,改善舞蹈样不自主运动患者肢体运动的协调性 。
进行这些运动改善舞蹈样不自主运动时,务必在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他们会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确保锻炼安全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