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寒发热是一种由寒冷环境或病毒/细菌感染引发的异常体温升高反应,主要特征为畏寒颤抖后突发高热(38.5℃以上)、皮肤灼热与冷汗交替、肌肉关节酸痛,常见于流感或急症初期。
-
典型体感阶段
- 寒战期:突发性全身发冷,伴随不可控的颤抖(即使盖被也无法缓解),此时体温正快速攀升;
- 高热期:寒战停止后体温飙升至峰值,面部潮红、呼吸急促,皮肤触之发烫但患者仍可能感觉寒冷;
- 退热期:大量出汗后体温回落,可能出现虚弱乏力或短暂体温过低。
-
区别于普通发热的细节
- 凛寒发热的畏寒程度更剧烈,常伴随鸡皮疙瘩和牙齿打战;
- 高热往往在1-2小时内迅速形成,而普通感冒发热多为渐进式;
- 部分患者会出现腰部或小腿肌肉撕裂样疼痛,与病毒毒素刺激神经有关。
-
需警惕的伴随症状
- 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意识模糊、皮疹、颈部僵硬,提示可能发展为脑膜炎等重症;
- 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表现为眼球上翻、四肢抽搐。
出现凛寒发热时应暂停体力活动,及时补充电解质,避免叠加使用多种退烧药。体温超过39℃或症状反复需立即就医排查感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