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患者私自离院后的护理记录,需规范填写相关信息以确保医疗安全。以下是具体要求及示例:
一、记录内容
-
基本信息
-
记录患者外出时间、预计返回时间、实际返回时间。
-
若患者未返回,需记录发现时间、处理过程及联系情况。
-
-
外出相关记录
-
患者首次外出时,需在护理记录单上注明外出原因、已告知的风险及预计返回时间。
-
若患者自行返回,需记录返回时间、健康状况及护理措施。
-
-
生命体征与病情监测
-
外出期间需定时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和体温单上。
-
若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如病情恶化、意识丧失等),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记录处理过程。
-
-
其他相关记录
-
记录24小时尿量、引流量等液体平衡情况(如适用)。
-
对患者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记录排查结果及防范措施。
-
二、记录规范
-
及时性 :外出后立即启动追踪机制,返回后24小时内完成记录。
-
准确性 :生命体征需与医疗设备记录核对,避免遗漏或重复。
-
完整性 :采用模板化记录方式,确保信息全面(如患者身份、外出目的、家属联系方式等)。
三、特殊情况处理
-
擅自离院
若患者未征得同意擅自离院,需立即通知医生及相关部门,启动失联应急预案,记录发现时间、处理过程及家属沟通情况。
-
走失或死亡
-
走失时记录时间、地点、身份信息及寻找过程,返回后评估安全风险并记录。
-
若患者死亡,需在护理记录中注明死亡时间、原因及后续处理措施。
-
四、示例模板
时间段 | 记录内容 | 备注 |
---|---|---|
外出前 | 姓名、年龄、外出原因、风险告知、预计返回时间 | |
外出中 | 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记录 | |
返回后 | 实际返回时间、健康状况、护理措施 | |
异常情况 | 处理过程及结果(如病情变化、家属沟通) |
通过规范记录,可有效追踪患者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保障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