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性纤维化(骨髓纤维化)可能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炎等疾病的继发症状,典型表现为贫血、脾肿大、骨质硬化及异常血细胞生成。其核心特征是骨髓中纤维组织增生替代正常造血组织,引发多系统症状,需结合原发病进行综合判断。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部分MDS患者会进展为髓性纤维化,表现为顽固性贫血、外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纤维化程度与疾病恶性转化风险相关,需通过骨髓活检明确分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约10%-20%的CML患者晚期会合并髓性纤维化,与JAK-STAT通路异常激活有关。典型表现为脾脏急速肿大、白细胞异常增高及泪滴状红细胞增多,需通过Ph染色体检测鉴别。 -
继发性骨髓纤维化
长期骨髓炎症(如骨结核)、放射性损伤或化学毒物(苯、铅)暴露可能导致继发性纤维化。此类患者常伴有骨痛、肝脾肿大及代谢异常,病史追溯是关键诊断依据。 -
其他血液系统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侵犯骨髓时,可能触发纤维化反应。症状包括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及髓外造血灶,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检查。
提示:若出现不明原因贫血、脾肿大或血细胞异常,建议尽早就诊血液科,通过骨髓穿刺和基因检测明确病因。早期干预可延缓纤维化进展,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