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法中T线和C线的工作原理基于免疫竞争结合机制,具体如下:
一、T线(检测线)原理
-
抗体结合机制
T线区域固定有针对目标抗原(如毒品代谢物、金霉素等)的特异性抗体(如单克隆抗体)。当待测样本中的目标物质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其分子会与抗体结合,阻止目标物质与固定抗体结合。
-
显色反应
-
若样本中无目标物质,目标抗体与T线上的固定抗体结合,形成可见的沉淀色带(通常为红色)。
-
若样本中存在目标物质(如吗啡浓度≥300ng/ml),目标物质与抗体结合后占据抗体结合位点,导致T线无法与检测区(T线区)的抗原结合,从而出现无色或浅色线条。
-
二、C线(控制线)原理
-
阳性对照
C线区域固定有针对检测用抗原(如CAP-BSA)的抗体。无论样本中目标物质浓度如何,C线都会与固定抗体结合,形成稳定的红色线条,作为实验的阳性对照。
-
结果验证
-
若T线出现预期颜色变化(如与C线相近或更浅),则说明检测有效。
-
若T线无颜色变化,而C线有颜色,则提示实验失败,可能是样本处理不当或抗体失效。
-
三、其他关键点
-
灵敏度与特异性 :通过调整抗体浓度、固定抗原量等参数,可优化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
应用场景 :T线用于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与否,C线用于验证检测体系的可靠性。
这种竞争结合原理是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核心,广泛应用于毒品检测、药物残留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