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救助和大病医保不是一回事,两者在性质、保障范围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具体区别:
一、性质与定位
-
大病医保
属于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政府主导、个人和单位共同缴费,属于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保障对象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覆盖范围与基本医保衔接。
-
大病救助
属于社会救助体系,由政府主导、财政资金支持,针对因重大疾病导致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的无偿救助,属于社会福利范畴。
不需要个人缴费,资金来源为政府财政,与基本医保无直接关联。
二、保障范围与标准
-
大病医保
以“资助参保、基本诊疗费用减免、特殊门诊定额救助、住院医疗救助、重病慈善救助”五位一体为保障方式,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
保障额度根据当地经济水平确定,例如个人年度累计负担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定比例时启动。
-
大病救助
针对基本医保报销后仍需自费的高额医疗费用,通过提高报销比例或直接补贴的方式实施,救助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
例如,四川成都新农合二次报销仅针对特定病种且年报销限额为15万元,而大病救助无统一限额。
三、资金来源与运作方式
-
大病医保
资金来源于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及医保基金结余,实行“保底线的医保+补充线的大病保险”模式。
报销比例因地区政策不同,通常在50%-80%之间。
-
大病救助
资金完全由政府财政承担,通过专项拨款或社会捐赠支持,实行“精准识别、精准救助”机制。
不与基本医保共享基金,独立核算。
四、与其他医疗保障的差异
-
与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由个人自愿购买,大病保险属于社会保险,大病救助则属于社会救助,三者性质不同。
-
与二次报销 :二次报销是基本医保的补充,大病救助则独立于基本医保体系,两者资金来源和保障对象均不同。
总结
大病医保和大病救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各有定位:大病医保是基础保障,大病救助是补充性社会救助。两者可叠加使用(如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大病救助),但资金来源、保障范围和实施主体均存在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