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衰竭的护理核心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科学氧疗、营养支持及预防感染,需根据病情阶段调整护理策略。重症期以维持生命体征为主,缓解期和恢复期则侧重功能恢复与体质增强。
- 呼吸道管理: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协助翻身拍背,必要时吸痰。重症患儿可取半卧位或趴伏姿势改善呼吸,避免气道堵塞引发窒息。
- 氧疗原则:一型呼吸衰竭需较高浓度氧(>35%),二型则需低浓度持续给氧(<35%)。缺氧严重时需机械通气,并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
- 分阶段饮食护理:重症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流质食物,缓解期过渡至半流质,恢复期选择清淡普食。少量多餐,保证水分摄入以稀释痰液。
- 生命体征监测:定期记录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及意识状态,警惕皮肤青紫等缺氧表现,异常时立即处理。
- 感染防控: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加强营养提升免疫力,尤其对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更精细护理。
护理过程中需结合患儿个体差异(如先天疾病、年龄)调整方案,家长应配合医护人员学习基础护理技巧,如正确拍背手法、家庭氧疗注意事项等,以促进康复并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