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与高危因素
- 病原体:以链球菌、葡萄球菌为主,其次是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及真菌等。
- 感染途径:包括心脏手术(如瓣膜置换)、器械检查(如牙科操作)、长期导管留置等导致的菌血症。
- 高危人群:有器质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既往心内膜炎病史或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
2. 典型症状
- 常见表现:发热(多为不规则热)、贫血、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
- 严重并发症:
- 心力衰竭:因瓣膜损伤或心肌脓肿导致,是主要致死原因。
- 栓塞:脑栓塞(偏瘫、昏迷)、肾栓塞(血尿、肾衰竭)、外周血管栓塞(肢体缺血)等。
- 其他:关节痛、皮肤瘀点、杵状指等。
3. 诊断与治疗
- 诊断:
- 血培养:确诊的关键,需多次采血检测病原体。
- 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脏赘生物或瓣膜病变。
- 治疗原则:
- 抗生素治疗:早期、足量、足疗程使用,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万古霉素)。
-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瓣膜损伤、反复栓塞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如瓣膜置换术。
4. 预后与预防
- 预后: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改善结局。
- 预防:
- 控制感染源(如口腔卫生、及时治疗感染)。
- 高危人群手术前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若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呼吸困难或神经系统症状,应尽早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