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养护→送检→报告处理
混凝土试块取样送检流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需严格按规范操作。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标准流程:
一、试块制作流程
-
材料与设备检查
-
检查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核对配合比单与设计要求一致。
-
确认混凝土罐车及取样设备清洁,试块模具拆卸后彻底清渣。
-
-
取样操作
-
在钢筋任意一端截去500mm后切取,每根钢筋分别制作拉伸试件和弯曲试件。
-
取样时从料堆顶部、中部、底部及边缘均匀抽取石子(每组15份),二次拌合后装入试模。
-
-
试块成型与标识
-
混凝土浇捣时采用螺旋插捣法,确保密实性,试块表面刻划标识(如工程部位、日期等)。
-
脱模后及时送入标准养护室养护,同条件养护或现场养护根据规范执行。
-
二、试块养护管理
-
标准养护
- 脱模试块放入标准养护室,保持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养护至规定龄期。
-
同条件养护
- 拆模试块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可采用覆盖保湿膜或塑料薄膜保湿。
-
试块管理
- 建立试块台账,记录取样部位、制作日期、养护条件等信息,定期清理过期试块。
三、试块送检流程
-
委托与送检准备
-
填写《混凝土试块抗压检测委托单》,注明工程部位、强度等级等关键信息。
-
试块封装时确保密封性,附上制作记录、见证人员签字等资料。
-
-
送检与交接
-
将试块送至检测单位,由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后进入检测流程。
-
送检完成后,检测单位反馈检测报告(白单/黄单)。
-
四、检测报告处理
-
报告核查
- 及时获取检测报告,核查试块编号、检测项目、结果是否与委托单一致。
-
结果判定与反馈
- 若检测结果合格,归档备案;若不合格,需报告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结构实体回弹检测或设计单位协商处理。
五、注意事项
-
试块运输过程中避免碰撞、渗漏,确保密封性。
-
检测报告需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报告无效。
-
所有记录应真实、完整,作为工程验收依据。
通过规范化的流程管理,可有效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