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观缺陷修补方案需根据具体缺陷类型和工程要求制定,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修补原则、组织机构及技术措施:
一、修补原则
-
不隐蔽原则 :缺陷需修复至与周围混凝土外观一致,便于后期维护。
-
原因分析优先 :针对钢筋露筋、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需分析施工工艺、材料质量等多重原因。
-
分步处理原则 :根据缺陷严重程度分阶段修补,如浅表裂缝可先灌浆处理,再抹面抗裂砂浆。
二、组织机构
-
领导小组 :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副经理组成,负责整体协调和决策。
-
实施团队 :各施工工段成立专项小组,由工段长带队,技术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实施。
-
质量监督 :质量科负责缺陷调查、原因分析、过程控制及验收,确保修补质量符合规范。
三、技术措施
(一)常见缺陷修补方法
-
露筋修补
-
梁端主筋锚固区露筋需做结构检测,其他部位露筋长度≤10cm、累计≤20cm可修复。
-
采用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填补,表面涂刷环氧基液防锈蚀。
-
-
蜂窝麻面/孔洞修补
-
采用分层嵌补法,每层厚度1-2cm,层间拉毛增强结合力。
-
深度超过6cm的蜂窝露筋需用一级配混凝土修补。
-
-
表面破损/起皮
-
缺陷深度≥5mm时,凿除周围混凝土至坚实基面,用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填补。
-
表面打磨后涂刷环氧基液,局部破损可用砂纸打磨后填补。
-
-
冷缝处理
- 先凿除冷缝周边混凝土,清理干净后分层涂抹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养护2周。
(二)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
材料选择 :修补材料标号需比原混凝土提高一级,如C30混凝土修补建议用C35。
-
操作规范 :分层厚度均匀,拉毛工艺规范,避免漏浆或开裂。
-
养护管理 :修补后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保持湿润养护7-14天。
四、质量验收
-
分阶段验收 :基础修补完成后进行单元验收,整体工程完成后进行综合验收。
-
影像记录 :修补前后的对比照片作为验收依据,存入工程档案。
-
监理参与 :通知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对重大缺陷需及时报告设计单位。
五、注意事项
-
安全防护 :高空作业需系安全带,电气设备需接地。
-
文明施工 :修补现场设置围挡,减少粉尘污染。
-
预防措施 :加强钢筋绑扎、模板支设等关键工序控制,避免缺陷产生。
以上方案需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情况调整,建议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