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通病处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 蜂窝问题处理 :
-
小范围麻面或不平整 :可清洗干净后用1:2的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
较大麻面或不平整区域 :需凿去薄弱松散的部分,清洗后支模,使用强度等级较高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捣实。
-
较深的蜂窝孔洞 :可在其内部设置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 麻面问题处理 :
-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 :拆模前将混凝土表面粘坏,应清理干净。
-
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应浇水湿润。
-
模板拼缝不严 :局部漏浆,应堵塞严密。
-
振捣不实 :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应充分振捣。
- 裂缝问题处理 :
-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选用优质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合理。
-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确保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符合规范要求。
-
已出现的裂缝修补 :可采用环氧树脂、聚氨酯等材料进行封闭处理。
- 强度不足问题处理 :
-
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
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选用质量稳定的原材料,如优质水泥、骨料等。
-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确保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符合规范要求。
- 保护层厚度不够问题处理 :
-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确保保护层的涂刷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
已出现的保护层厚度不够 :可进行修补,采用涂料修补等方法。
- 其他预防措施 :
-
确保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等环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避免出现漏振或过振现象。
-
加强模板的安装和加固 ,防止模板变形导致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
在混凝土初凝和终凝阶段 ,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覆盖湿布、喷水养护等,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
冬季施工时 ,应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塑料薄膜、草帘等,以防止混凝土早期遭受冻结。
-
使用早强抗冻剂 ,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
-
避免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前在其上堆放重物 ,以免造成结构损伤。
以上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处理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裂缝等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