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与发病机制
-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常源于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皮肤黏膜化脓性病灶,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肾脏。
- 尿路梗阻(如结石、先天性畸形)是少数继发因素。
- 早期形成多发性微小脓肿,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肾痈(多个脓肿融合)或肾周围脓肿。
2. 典型症状
- 全身症状:突发寒战、高热(39℃以上)、乏力、食欲减退,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
- 局部症状:患侧腰部剧痛、肾区叩击痛,肌肉紧张;晚期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征。
3. 并发症
- 败血症(细菌入血引发全身感染)。
- 肾周围脓肿(脓肿穿透肾包膜扩散至周围组织)。
- 严重者可因脓毒症导致死亡。
4. 治疗原则
- 抗生素治疗:早期经验性使用耐酶青霉素类(如羧苄西林)或头孢类抗生素,后续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
- 手术治疗:脓肿>5cm或药物治疗无效时需切开引流;严重肾破坏者考虑肾切除术。
- 原发病处理:如解除尿路梗阻、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提示:该病需与急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疾病鉴别,及时通过CT/MRI明确脓肿位置和范围。早期规范治疗多数患者1-2周可恢复,延误诊治可能进展为脓毒症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