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必须立即治疗。该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若不及时干预可迅速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以下是具体治疗要点:
一、治疗原则与必要性
- 紧急干预
急性左心衰以突发严重呼吸困难、肺水肿为特征,需通过快速降低心脏负荷、改善氧合、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等措施挽救生命。 - 避免延误
患者需立即就医,自行处理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猝死。
二、核心治疗措施
-
一般处理
- 体位调整: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负荷。
- 高流量吸氧:通过鼻导管或机械通气(如无创正压通气)改善低氧血症,维持血氧饱和度≥95%。
-
药物治疗
- 利尿剂(如呋塞米):快速减少血容量,缓解肺水肿和心脏前负荷。
- 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硝普钠):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 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增强心肌收缩力,适用于心输出量显著降低者。
- 镇静剂(如吗啡):缓解焦虑和呼吸困难,但需注意呼吸抑制风险。
-
病因与诱因控制
- 针对原发病(如心肌缺血、高血压危象)及诱因(如感染、心律失常)进行治疗。
-
非药物干预
- 机械通气:严重呼吸衰竭时需气管插管。
- 辅助装置: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或左心室辅助装置,用于药物疗效不佳的重症患者。
三、监测与调整
- 持续监测: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用药。
- 预防并发症:纠正电解质紊乱、预防肾功能损害及血栓形成。
四、预后与后续管理
- 经有效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但需长期控制基础心血管疾病,并定期随访以预防复发。
- 若合并终末期心衰,可能需考虑心脏移植或人工心脏植入。
急性左心衰必须立即启动规范化治疗,任何延误都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