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因多样,需针对性治疗
老年眩晕可能由耳石症、颈椎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因素引起。例如,耳石症通过手法复位可快速缓解症状,而脑血管病或颈椎病则需要结合药物、理疗甚至手术干预。若病因明确且早期干预,通常预后较好。 -
急性期对症治疗有效
在眩晕急性发作期,通过卧床休息、避免强光强声刺激,以及使用止晕药物(如强力定眩片、安定等),可迅速控制症状。对于平衡能力下降的老年人,康复训练(如太极拳、瑜伽)也有助于改善。 -
慢性或复杂病因需综合管理
若眩晕由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或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引起,需长期控制基础病,并结合中医治疗(如针灸、中药外治)调节体质。例如,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的“五联疗法”通过辨证施治、艾灸、中药导入等综合手段,可有效改善血管源性眩晕。 -
及时就医是关键
部分眩晕可能提示严重疾病(如脑梗、脑出血),若伴随口角歪斜、肢体麻木、复视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增加致残或致死风险。
总结:老年眩晕并非“不好治”,但需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早期干预、规范用药、生活方式调整(如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劳累)可显著改善症状。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建议尽早就诊排查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