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高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客观检查指标,具体如下:
一、核心临床表现
- 头痛
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以额部或双侧颞部为主,咳嗽、用力时加重。 - 呕吐
喷射性呕吐,与头痛同时出现,呕吐后头痛可短暂缓解。 - 视乳头水肿
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边界模糊、充血、静脉扩张,严重时伴出血或渗出。
二、客观检查指标
- 脑脊液压力测量
- 腰椎穿刺(L2~L3间隙)测压,压力>200mmH₂O(或>13.5mmHg/18.0mmHg)。
- 颅内压监测可动态观察压力变化,准确性更高。
三、辅助诊断条件
- 影像学检查
- 头颅CT/MRI排除占位性病变、脑水肿、出血等病因。
- 磁共振静脉成像用于评估静脉窦血栓等血管异常。
- 排除其他病因
需排除感染、肿瘤、脑积水等继发性因素,尤其良性颅内高压症需满足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脑脊液成分正常。
四、注意事项
- 腰椎穿刺禁忌症:疑似脑疝或严重颅高压时需谨慎,避免诱发脑疝风险。
- 意识障碍、呼吸节律异常等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处理。
以上标准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结合动态监测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