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干预
-
药物治疗
- 纠正酸中毒:轻度患儿可口服碳酸氢钠片剂,严重时需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以快速中和酸性物质。
- 补充电解质:根据血钾、血钙水平补充氯化钾、枸橼酸钾或葡萄糖酸钙,维持电解质平衡。
- 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慢性酸中毒易导致低钙血症,需口服钙剂(如碳酸钙)或活性维生素D制剂,促进骨骼矿化。
-
原发病治疗
- 若由继发性疾病(如免疫性疾病、药物副作用)引起,需针对性治疗,如停用肾毒性药物或使用糖皮质激素。
-
手术治疗
- 严重肾结石或尿路梗阻时,需通过腔内手术、微创手术或开放手术清除结石或解除梗阻。
二、日常护理
-
饮食调整
- 限制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动物内脏等,减轻肾脏负担。
- 增加蔬果摄入:选择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和碱性食物(如柠檬、柑橘),但需避免高磷食物(如坚果、奶制品)。
- 低盐低钾饮食:根据病情调整钠、钾摄入量,避免加重电解质紊乱。
-
生活管理
- 监测体征:定期测量体重、血压,观察尿液颜色、尿量及生命体征(体温、呼吸等)。
- 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注意个人卫生。
-
长期随访
- 需定期复查血pH值、电解质水平及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预防肾钙化和肾功能不全。
三、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停药:需长期甚至终生治疗,家长需配合医生规范用药,不可随意中断。
- 心理支持:关注患儿情绪,减轻焦虑,帮助建立治疗信心。
提示: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儿类型(如近端型、远端型)和病情制定,家长应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