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椎管内肿瘤的晚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不可逆损伤及多系统受累,具体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运动功能障碍
- 完全性瘫痪
患儿因脊髓横断性损伤,出现双下肢或四肢完全性瘫痪,伴肌张力增高和腱反射亢进。 - 肌肉萎缩与足部畸形
长期神经压迫导致肌肉萎缩,部分患儿出现足下垂或马蹄内翻足等畸形。
二、感觉障碍
- 深浅感觉丧失
病变平面以下痛觉、温觉及触觉完全消失,部分患儿出现持续性麻木或蚁行感。 - 神经根放射痛
顽固性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咳嗽或体位改变时加剧,夜间尤为明显。
三、括约肌功能障碍
- 大小便失禁
约70%晚期患儿出现肛门松弛、尿潴留或失禁,甚至需依赖导尿管排尿。 - 排便困难
严重者合并顽固性便秘或粪便嵌塞。
四、自主神经症状
- 血压波动与晕厥
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导致突发性低血压或晕厥。 - 皮肤营养障碍
病变平面以下皮肤干燥、脱屑,部分出现难治性湿疹或压疮。
五、脊柱畸形与并发症
- 脊柱侧弯/驼背
肿瘤长期压迫导致脊椎骨骼变形,发生率可达30%-40%。 - 继发感染
尿路感染、褥疮感染或反复脑膜炎。
六、疼痛特征演变
晚期疼痛呈持续性加重,由早期间歇性根性痛发展为广泛性灼痛,止痛药物效果显著下降。
注:上述症状常呈进行性加重,约85%晚期患儿合并3种以上功能障碍。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若出现行走不稳或排尿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