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与缺损大小及是否合并并发症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如下:
一、临床表现
-
无症状或轻度症状
缺损较小者(直径<1cm)通常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因心脏杂音被发现。 -
典型症状
- 活动后不适: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尤其在妊娠中晚期心脏负荷加重时更为明显。
- 呼吸系统症状:劳累后气喘、咳嗽,严重者可能因肺水肿出现咯血或端坐呼吸。
- 心功能不全表现:包括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甚至静息状态下呼吸急促(>20次/分)或心率增快(>110次/分)。
-
严重并发症
- 心力衰竭:缺损大且未经矫治者易在妊娠30~34周、分娩期及产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表现为极度乏力、持续性呼吸困难、肺底部湿啰音等。
- 肺动脉高压与发绀:大型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可能出现右向左分流,导致发绀和杵状指(趾)。
二、体征
- 心脏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响亮、粗糙的全收缩期反流性杂音(≥4级),常伴有震颤。
- 肺动脉高压体征:肺动脉瓣区可能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
- 发育异常:缺损较大者可能出现体格瘦小、心前区隆起或心浊音界扩大。
三、妊娠期风险提示
- 心衰高发时段:妊娠晚期(30~34周)、分娩期及产后72小时内需密切监测心功能。
- 胎儿风险:严重缺损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或低体重儿。
注:以上症状和体征需结合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确诊,孕期管理建议由心脏科与产科联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