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核心在于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民族团结,保障民生福祉,并强化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关键亮点包括:明确新疆工作总目标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治疆方略;强调反恐维稳与民生改善并重;部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2014年)首次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确立为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强调在反分裂、反暴恐斗争中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会议提出通过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倾斜政策,缩小南北疆发展差距,筑牢民族团结基础。部署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打击极端势力等举措,为新疆长期稳定奠定基础。
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2020年)进一步深化治疆方略,提出“依法治疆”为首要原则,要求运用法治手段维护稳定。会议聚焦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衔接,推动特色产业(如旅游业、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内生动力。会议强调“文化润疆”,通过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各族群众认同感,并加强新疆与内地省市的经济协作与人才支援。
两次会议精神的延续与创新体现在:一以贯之坚持社会稳定总目标,但治理手段从侧重“维稳”转向“法治化、常态化”;从“输血式”扶贫升级为“造血式”产业扶持;从单一反恐拓展到文化、经济、社会多维度融合治理。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形势的精准判断和长远谋划,既解决当前问题,又布局可持续发展。
总结来看,两次座谈会精神为新疆描绘了“稳定中谋发展、发展中促融合”的路线图。当前需持续落实会议精神,巩固反恐成果,优化民生保障,深化民族交往,确保新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