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后综合症的初期症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消化系统症状
- 腹痛:由于痢疾杆菌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引起的炎症反应,疼痛通常位于下腹部,可能伴有里急后重感。当病原体持续存在时,会反复刺激肠壁,导致痉挛性疼痛。
- 腹泻:痢疾杆菌感染后,其产生的内毒素会作用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导致肠黏膜出现水肿、充血等现象,进而引发腹泻。腹泻常伴随水样便或血性便,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
全身症状
- 发热:发热主要是由病原菌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应答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而使体温调定点上升,从而引起产热增多和散热减少。
- 乏力:乏力可能是由于痢疾后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消耗了大量能量,导致身体疲乏无力。乏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表现为精神倦怠、体力下降等症状。
- 食欲减退:食欲减退是因为痢疾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进食后胃部不适加重。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油腻等情况,长期会导致营养不良。
-
泌尿系统症状
- 尿道炎:患者可能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可有粘液样分泌物,重者出现血尿、脓尿,伴发膀胱炎、前列腺炎,但尿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
眼部症状
- 结膜炎:最早出现,持续时间较短,常为双侧,可为球结膜也可为睑结膜受累,严重者影响全结膜,伴有结膜水肿,眶周肿胀。偶有角膜炎和虹膜炎。
-
关节症状
- 关节炎: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关节,但以踝膝关节为多,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疼痛,常对称发生,类似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重者出现关节腔内积液和肢体活动受限。
-
皮肤粘膜损害
- 全身皮肤粘膜均可累及:以掌跖和龟头部多见,典型病损呈大小不等的大疱性多形红斑,水疱破裂后糜烂结痂,愈合后有色素沉着,并逐渐消退。少数在皮损的基础上出现表皮松解和红斑融合成片。
痢疾后综合症的初期症状涉及多个系统,且症状复杂多样。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