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年例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具体因地区习俗而异:
一、家族或德高望长者承担
-
传统模式
在茂名、湛江等地,年例的公共费用通常由宗族或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组织并出资承担。这些费用用于组织游神队伍、搭建舞台、准备祭品等活动。例如,游神队伍需采购彩旗、鼓锣,孩子手持自制火炬,而抬菩萨的村民则被视为幸运儿,被认为能获得菩萨庇佑。
-
象征意义
由长辈出资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传承,也象征着家族对集体活动的责任与担当。
二、村民集体集资
-
现代变化
部分地区的年例开始出现村民集体集资的新形式。例如,湛江兰石镇顿谷村曾有村民开直升机回家参加年例,甚至邀请路人免费吃饭,以此营造热闹氛围。这种变化既保留了年例的集体性,又减轻了家庭负担。
-
特殊习俗
在粤西地区,年例吃席已形成“不收红包、重情意”的习俗。客人无需封利是,但需携带礼品(如王老吉)表达心意,主人则以丰盛的宴席款待,寓意家庭兴旺、幸福美满。
总结
广东年例的经费来源兼具传统与现代特征,既有家族或长者承担的传统模式,也有村民集体参与的新形式。不同地区的差异反映了当地文化对习俗的独特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