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对社交情境的过度恐惧和回避行为,并伴随多维度的身心反应。以下是其核心表现及伴随症状:
一、核心行为特征
-
过度恐惧与焦虑
- 在社交场合(如公开演讲、聚会、日常交流)中产生强烈恐惧感,担心被负面评价或嘲笑。
- 出现预期性焦虑,提前对即将到来的社交活动产生持续性担忧。
-
主动回避行为
- 通过拒绝聚会、减少眼神接触、避免发言等方式回避社交活动。
- 在陌生环境(如新单位)或面对新朋友时表现出强烈抵抗行为。
二、生理与情绪反应
-
显著的躯体症状
- 出现心跳加速、手抖、出汗、脸红、呼吸急促等自主神经紊乱反应。
- 严重者可能出现恶心、尿急等失控性生理表现。
-
情绪困扰
- 伴随焦虑、自卑、抑郁等情绪,长期可能导致自我评价过低甚至自杀倾向。
三、认知与功能影响
-
认知偏差
- 过度关注自身表现,认为他人会放大自己的错误或缺点。
- 存在“话题终结者”倾向,难以主动发起或维持对话。
-
社会功能受损
- 影响职业发展(如回避会议、演讲)和人际关系建立。
- 日常活动受限(如避免购物、接电话等基础社交行为)。
补充说明
社交恐惧症的症状具有持续性,可能随病程延长加重社会隔离风险。治疗需结合认知行为疗法、药物干预(如SSRIs类药物)及渐进式暴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