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水蛭(蚂蟥)叮咬后,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及应对建议:
常见症状
- 局部出血
水蛭会分泌抗凝血物质,导致伤口持续渗血或少量出血,可能持续数小时。 - 轻微疼痛或瘙痒
叮咬处可能有刺痛、痒感或灼热感,类似蚊虫叮咬,但通常较轻微。 - 红肿或皮疹
部分人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轻微皮疹,一般1-2天消退。
罕见但需警惕的情况
- 过敏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对水蛭唾液过敏,表现为大面积红肿、呼吸困难等,需立即就医。
- 感染:若伤口处理不当(如强行拉扯水蛭),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出现化脓、发热等症状。
正确处理步骤
- 勿强行拔除
用盐、醋或火苗轻触水蛭,使其自然脱落,避免口器残留。 - 清洁消毒
用清水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 - 止血加压
若持续出血,用干净纱布按压5-10分钟。
预防建议
- 野外活动时穿长裤、长袜,避免涉足静水或潮湿草丛。
- 可提前涂抹防虫喷雾(含避蚊胺成分)。
若出现严重过敏或感染迹象,请及时就医。清明时节潮湿多雨,注意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