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不慎
小儿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咀嚼不充分或匆忙吞咽,导致鱼刺、鸡骨等尖锐食物滑入食管。食物中混杂骨头、枣核等异物也易被误吞。 -
不良习惯
儿童常将硬币、纽扣、弹珠等小物件含在口中玩耍,或在进食时哭闹、嬉笑,导致异物误入食管。部分儿童甚至故意吞食异物,如磁力钢珠、电池等。 -
食管结构异常
食管先天狭窄、憩室等疾病可能使异物更容易滞留。食管炎症或肿瘤也可能导致黏膜受损,增加异物嵌入风险。 -
外界因素
家长喂食不当(如花生、腰果等较大食物)或未妥善保管危险物品(如纽扣电池、别针),可能被小儿误吞。医源性因素(如胃管洗胃、食管镜检查)也可能导致异物残留。
高危异物类型
- 动物类:鱼刺、鸡骨
- 植物类:枣核、话梅
- 金属类:硬币、纽扣电池(腐蚀性最强)
- 化学制品:玻璃瓶盖、塑料片
预防建议
- 进食时避免跑闹、哭笑,养成细嚼慢咽习惯;
- 妥善收纳小物件,避免儿童接触危险物品;
- 家长需加强监护,尤其对5岁以下儿童。
若发现误吞异物,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饭团等强行吞咽,以免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