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禁止食用的食物
-
高风险食物
- 3岁以下儿童:避免直接食用花生米、果冻、坚果、口香糖、肉块、樱桃等易卡喉食物。
- 4岁以下幼儿:奶酪棒、坚果、果冻、葡萄等光滑或圆形食物易滑入气道,需谨慎喂食。
- 带骨刺或硬质食物:如鱼刺、鸡骨、坚果壳等,可能划伤食管或滞留引发感染。
-
其他禁忌
-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可能加重食管黏膜损伤,尤其异物取出后需避免。
- 电池、磁力珠等异物:若误吞需立即就医,禁止自行处理或吞咽饭团等强行下咽。
二、推荐饮食方式
-
流质/软食
- 异物卡喉或取出后初期,可选择牛奶、米糊等易吞咽的流质食物。
- 恢复期可过渡至软烂食物(如煮烂的米饭、泥状蔬菜),减少对食管的摩擦。
-
进食习惯
- 细嚼慢咽:食物需充分咀嚼(建议每口咀嚼20-30次),避免囫囵吞咽。
- 避免哭闹进食:儿童进食时需保持情绪稳定,家长应在旁监护并示范正确吃法。
三、紧急处理原则
- 误吞异物后:严禁强行吞咽饭团、馒头等,可能加重损伤或导致穿孔。
- 立即就医:若出现呼吸困难、吞咽疼痛、呕血等症状,需紧急送医处理。
总结
预防小儿食管异物需结合饮食管理(避免高风险食物、规范进食习惯)和日常监护(收纳小物件、教育儿童勿含物玩耍)。若发生异物卡喉,家长应保持冷静,根据情况选择海姆立克急救法或直接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