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察局部症状
被蜈蚣咬伤后,伤口通常会出现红肿、疼痛、瘙痒,可能伴有白色小泡或潮红。若咬伤后迅速出现水疱、皮肤坏死或淋巴管炎(如伤口周围红肿扩散、局部温度升高),则提示中毒反应较重。
2. 警惕全身症状
若出现以下情况,可能为中毒表现:
- 发热、头晕、恶心、呕吐;
- 心悸、抽搐或意识模糊;
- 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全身瘙痒、荨麻疹等。
儿童或体质敏感者更易出现严重全身反应,需立即就医。
3. 紧急处理建议
- 立即冲洗伤口:用肥皂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小苏打水)冲洗5分钟以上,中和酸性毒液;
- 冷敷消肿:冰块包裹敷伤口周围,减少毒液吸收;
- 避免挤压伤口:防止毒素扩散;
- 及时就医:若出现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意识改变、持续高热),需尽快送医,必要时注射抗组胺药或激素治疗。
提示:蜈蚣毒液含组胺和溶血蛋白,中毒风险与蜈蚣体型相关,大型蜈蚣咬伤更易引发严重反应。祭扫时建议穿长裤、高帮鞋,避免皮肤暴露,并携带急救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