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过量服用: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当摄入的对乙酰氨基酚剂量超过身体的代谢能力时,就容易引发中毒。例如,成人一次摄入150mg/kg或总量超过12g的对乙酰氨基酚,就有严重肝坏死的风险。儿童如果服用超过推荐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也会导致中毒。
-
药物合用不当:多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导致摄入量超标。比如,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止痛药等,不经意间就会使对乙酰氨基酚的总摄入量超出安全范围。
-
特殊人群因素
- 长期饮酒者:酒精可导致肝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明显降低或耗竭,使肝脏对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中毒的危险性。
- 肝病患者:患有肝病或甲型、乙型或丙型肝炎的患者,其肝脏功能已经受损,对药物的代谢和解毒能力减弱,服用正常的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也可能引发中毒。
-
误服或意外摄入:儿童可能因误将成人药物当作糖果食用,或者在没有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情况下,错误地使用了较大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药物,从而导致中毒。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主要由于过量服用、药物合用不当、特殊人群因素以及误服或意外摄入等原因引起。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时,应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的剂量服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同时使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对于特殊人群如长期饮酒者和肝病患者,更应谨慎使用,以预防中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