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治疗
- 补液扩容:适用于低血压或低血容量患者,常用生理盐水等扩容剂。
- 控制基础疾病:调整血压、血糖至稳定水平,避免低血压加重脑缺血。
2. 药物治疗
-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血栓形成。
- 溶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可使用链激酶、尿激酶溶解血栓,需严格评估时间窗。
- 改善微循环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促进脑部血流恢复。
3. 手术治疗
- 血管成形术:对严重颈动脉或颅内动脉狭窄者,可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恢复血流。
4. 中医辅助治疗
- 针灸治疗:针对肢体感觉障碍,可尝试针灸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 康复与护理
- 早期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进行肢体功能、语言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生活方式调整: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及适度运动。
6. 定期监测与预防
- 影像学检查:通过CT/MRI明确梗死部位,评估血管病变。
- 危险因素管理:长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避免诱因(如脱水、感染)。
提示:分水岭脑梗死预后通常较好,但需警惕反复发作。若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