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政策依据主要来源于多个层面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政策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 明确规定了工会经费的来源。例如,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经费,这是工会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
- 规定了工会经费的使用方向,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开展工会活动,包括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业务支出等。
- 对工会经费的管理进行了规范,如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
-
《中国工会章程》
- 进一步细化了工会经费的相关管理规定,如会员缴纳会费的标准(个人基本工资的千分之五)。
- 规定了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应定期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报告,接受会员监督,同时接受上级工会和国家审计监督。
-
其他相关法规与文件
- 地方性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关于工会经费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或细则,对本地区工会经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等方面作出更具体的规定。
- 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如全国总工会发布的关于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具体办法,明确了工会经费收入范围、支出范围以及禁止在工会经费中列支的费用等具体内容,为基层工会的经费管理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指导。
工会经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依据是多方面的,这些政策依据共同构成了工会经费管理的法律框架和制度基础,确保了工会经费的合法、合规使用,保障了工会组织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能、服务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