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虫咬皮炎(丘疹性荨麻疹)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多由蚊子、螨虫、跳蚤、蠓虫等昆虫叮咬引发。典型症状为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或水疱,伴随剧烈瘙痒,好发于暴露部位(如四肢、腰腹)。儿童因皮肤娇嫩,症状可能更严重。 -
蜱虫叮咬
若在草丛、树林活动后出现红斑、刺痛,需警惕蜱虫叮咬。蜱虫可能携带病原体,导致发热、乏力甚至严重疾病。叮咬后不可直接用手拔除,应使用酒精或专业工具处理。 -
其他昆虫叮咬
如毛毛虫(接触性皮炎)、隐翅虫(强酸性毒液)、蜂类(局部红肿疼痛)等也可能引发类似症状。
建议处理措施
- 清洗叮咬部位:用肥皂水中和毒素。
- 外用药物:炉甘石洗剂止痒,避免抓挠。
- 口服药物:过敏体质者可服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 及时就医:若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大面积皮疹或伤口溃烂,需立即就诊。
预防建议
- 穿长袖长裤,避免草丛、树林长时间停留。
- 使用驱蚊液,远离潮湿环境。
- 露营时扎紧衣物袖口,检查床铺是否有螨虫。
综上,户外活动后起包大概率与虫咬相关,建议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