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是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肠道感染,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 1.腹泻:这是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排便次数可达到3次以上,甚至数十次。大便性质可以是稀便、水样便,有时呈黏液便或带有脓血
- 2.腹痛和腹部不适:感染性腹泻会刺激肠道神经和平滑肌,导致肠道运动紊乱和收缩异常,从而引起腹痛和腹部不适
- 3.恶心和呕吐:感染性腹泻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导致食物不能正常吸收和排出,从而引起恶心和呕吐。这些症状通常在发病初期出现,但也可能在病情加重时发生
- 4.发热: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免疫系统对抗外来入侵者的反应,发热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反应之一
- 5.脱水:由于频繁的腹泻和呕吐,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哭时无泪、眼窝凹陷、小婴儿前囟凹陷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休克
- 6.食欲缺乏:患者通常会感到食欲减退,甚至出现拒食的情况,在病情较重的情况下,食欲不振的情况可能会加重
- 7.全身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不适,包括疲劳、乏力等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症状
1.轮状病毒性肠炎:常见于婴幼儿,表现为先吐后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带有少量黏液,无腥臭,每天数次至10余次,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诺如病毒肠炎:多见于较大儿童及成年人,症状与轮状病毒肠炎相似,但幼儿发病初期呕吐更加严重和常见
3.大肠埃希杆菌肠炎:根据不同类型,症状有所不同。常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
4.空肠弯曲菌肠炎:症状与细菌性痢疾相似,表现为发热、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呈黏液或脓血便,有恶臭味。
5.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症状与年龄有关,婴幼儿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粪便为水样、黏液样、脓样或带血;5岁以上及青少年以下腹痛、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为主要表现。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食用烧熟煮透的食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饭后洗手,勤洗澡,保持生活环境的洁净
3.加强消毒隔离:在集体单位如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做好日常性消毒隔离工作
治疗原则
1.纠正脱水: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合理饮食:继续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3.合理用药:根据病原体类型,合理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感染性腹泻的症状多样,具体表现因病原体类型而异。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