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根据异物所处部位、活动性及病程进展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急性期表现(异物进入期)
- 剧烈呛咳:异物进入瞬间引发反射性剧烈呛咳,常伴随憋气、呕吐、口唇发绀;
- 呼吸困难:异物阻塞气道导致呼吸急促、喘息,严重时出现窒息(如异物卡在声门或主气道);
- 异常呼吸音:活动性异物(如西瓜子、瓜子等)在气管分叉处移动时,可能产生高调拍击音。
二、亚急性期表现(安静期与炎症期)
- 症状暂时缓解:异物固定后咳嗽减轻,但仍有呼吸急促或喘息;
- 持续干咳:异物刺激黏膜引发顽固性干咳,可能伴随痰液增多(合并感染时);
- 局部炎症反应:出现发热、声音嘶哑或咯血,提示黏膜损伤或继发感染。
三、并发症期表现
- 肺部并发症:如肺气肿、肺不张、肺炎,表现为反复发热、咳脓痰、呼吸困难加重;
- 严重缺氧症状:面色发绀、神志不清,提示气道完全阻塞或呼吸衰竭;
- 其他并发症:气胸、纵隔气肿或支气管扩张,多因尖锐异物损伤气道壁或长期滞留引起。
不同部位的典型特征
- 喉部异物:声嘶、吞咽困难、皮下气肿(尖锐异物);
- 支气管异物:单侧呼吸音减弱,可能引发局限性肺气肿或肺不张。
注:若患儿出现窒息表现(如面色青紫、意识丧失),需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或就医进行支气管镜取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