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绝对卧床休息:发病初期72小时内需保持绝对卧床,避免情绪激动和身体活动,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 吸氧: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缓解心肌缺氧。
-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二、药物治疗
-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抑制血栓形成。
- 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或磺达肝癸钠用于预防血栓扩展。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预后。
- 溶栓药物:适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需在发病12小时内使用(如替奈普酶、阿替普酶)。
- ACEI/ARB类药物:如卡托普利,适用于左心室功能受损者,改善心功能。
- 他汀类药物:长期调脂治疗,稳定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三、手术治疗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适用于症状发作12小时内或持续心肌缺血的ST段抬高型患者,可快速开通闭塞血管。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用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者,尤其合并心功能不全时。
四、生活管理
- 规范用药: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不可擅自停药。
- 饮食调整: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减少高脂、高钠摄入。
- 康复期活动:逐步恢复轻度运动(如散步),避免剧烈活动。
五、紧急处理原则
- 立即就医:突发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时,需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就近送医。
- 避免自行用药:硝酸甘油仅适用于无低血压的冠心病患者,且需含服不超过3片。
注意事项
无痛性心肌梗死症状隐匿,易漏诊,若出现不明原因低血压、休克、意识障碍或非胸部疼痛(如牙痛、上腹痛),需及时完善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更应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