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保证充足水分:避免脱水,尤其是婴儿,需防止脑发育受损。
- 低盐低蛋白饮食:多尿未控制时,减少钠和蛋白质摄入,避免加重病情。
- 心理关怀:关注患儿心理状态,避免责备,鼓励建立自信心。
二、药物治疗
- 中枢性尿崩症:
- 激素替代治疗:首选去氨加压素(口服或注射),可维持8-12小时抗利尿作用。
- 其他药物:卡马西平、氯贝丁酯可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适用于轻度病例。
- 肾性尿崩症:
- 对症治疗:常用氢氯噻嗪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需注意电解质紊乱。
- 吲哚美辛:辅助减少尿量,需遵医嘱使用。
三、手术治疗
若尿崩症由垂体瘤等原发病引起,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手术或放疗方案。
四、日常护理与监测
- 记录饮水量和尿量:帮助医生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 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夜间定时唤醒排尿。
- 预防感染:注意卫生,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五、饮食建议
- 避免高盐高糖:忌食辛辣、海腥及利尿食物(如西瓜、冬瓜)。
- 推荐食谱:芡实猪小肚汤、核桃仁淮山瘦肉汤等,辅助固肾健脾。
六、心理支持
家长需多陪伴鼓励,避免因尿床责骂孩子,帮助建立积极心态。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复查尿量、尿比重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