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治疗药物
-
抗生素(控制感染)
- 适用情况:急性加重期合并细菌感染时使用。
- 常用药物: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类(头孢拉定)等。
- 注意:需根据痰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避免滥用。
-
止咳祛痰药(改善症状)
- 适用情况:急性期痰多黏稠或慢性咳嗽。
- 常用药物: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
- 注意:老年体弱者以祛痰为主,慎用强镇咳剂(如可待因)。
-
解痉平喘药(缓解呼吸困难)
- 常用药物:
- 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气雾剂、福莫特罗等(吸入为主)。
- 抗胆碱能药: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噻托溴铵等(吸入为主)。
- 茶碱类:氨茶碱(口服或静脉)。
- 常用药物:
-
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 适用情况:中重度气道阻塞或急性加重期。
- 常用药物: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常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
二、稳定期管理(非药物干预)
- 戒烟:延缓肺功能衰退,减少急性发作。
- 氧疗:长期低流量吸氧可改善缺氧症状。
- 呼吸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增强呼吸肌力量。
- 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三、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需根据病因(如吸烟、感染)、症状严重程度调整用药。
- 避免副作用:长期吸入激素可能引起骨质疏松,需监测;抗生素滥用易导致耐药性。
- 及时就医:若出现发热、咳脓痰、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就诊。
建议患者至呼吸内科专科就诊,结合肺功能检查、影像学等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