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方法
-
一般治疗
- 卧床休息:出血期间需平卧位,下肢抬高,头偏向一侧,防止血液误吸。
- 禁食禁水:急性出血期需严格禁食,待出血停止后逐步恢复饮食。
-
药物治疗
- 抑酸药(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
- 生长抑素(如奥曲肽):降低门静脉压力,止血效果显著。
-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保护黏膜,减少刺激。
-
内镜或手术治疗
- 内镜下止血(注射凝血剂、电凝等)适用于小量出血。
- 大量出血或药物无效时,需手术或介入治疗。
二、饮食管理
-
急性期
- 禁食:出血期间避免刺激胃肠道。
- 流质饮食:出血停止后,可少量饮用米汤、藕粉等温凉流食,少量多餐。
-
恢复期
- 半流质饮食:如稀粥、软面条,逐步过渡到软食(如馒头、鱼肉)。
-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过烫或过硬食物可能划伤黏膜。
-
长期饮食
- 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柑橘类)和铁(瘦肉、绿叶菜)的食物,促进恢复。
- 戒烟戒酒:酒精和烟草会加重黏膜损伤。
三、日常护理与预防
-
避免诱因
- 减少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 慎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必要时遵医嘱。
-
定期监测
- 肝硬化或溃疡患者需定期检查,观察出血迹象。
- 若出现黑便、呕血、头晕等症状,立即就医。
总结
消化道出血的恢复需治疗与护理结合,急性期以止血和禁食为主,恢复期逐步调整饮食并避免刺激。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