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原则
-
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 确诊后应尽早启动经验性治疗,流感季节无需等待检测结果即可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 根据病原体类型(如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真菌等)选择覆盖范围广的抗菌药物,初始治疗48-72小时后需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
-
个体化精准用药
- 结合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特点,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如延长间隔或降低剂量)。
- 重症患者可联合局部用药(如雾化吸入)增强疗效。
-
辅助治疗
- 糖皮质激素: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时需谨慎使用,避免大剂量长疗程。
- 液体管理:重症患者需尽早补液,但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警惕补液过快导致心功能不全。
- 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48小时内实施以改善预后。
二、诊断与检查
-
病原体检测
- 除门诊轻症患者外,均需送检呼吸道或血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 高度怀疑病毒或特殊病原体感染时,建议行胸部CT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mNGS)。
-
病情评估
- 初始治疗后3-7天需评估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变化,体弱者可能恢复较慢。
三、预防措施
-
疫苗接种
-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PPV 23)或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 13),并按国家指南接种新冠疫苗。
-
生活方式干预
- 戒烟限酒,适度锻炼(如散步、太极拳)增强免疫力。
- 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预防误吸。
- 居家环境注意保暖、通风,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儿童。
四、日常护理
-
排痰与体位管理
- 指导患者采用正确咳嗽技巧(如深呼吸后连续咳嗽数次)或体位引流促进排痰。
- 家属可协助拍背辅助排痰,必要时就医处理黏稠痰液。
-
心理支持
-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通过陪伴、倾听缓解焦虑,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总结
老年人肺炎需早诊早治,结合个体化用药与综合支持治疗,同时通过疫苗接种、生活习惯改善降低发病风险。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意识障碍等危重表现,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