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结核治疗
一经确诊需立即启动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疗程通常为6-12个月。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原则,确保彻底清除结核杆菌。 -
对症治疗
- 退热:体温过高时可用物理降温或退烧药(如布洛芬)。
- 关节疼痛: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
- 过敏反应:可短期应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改善症状。
-
辅助治疗
补充维生素B族可辅助改善代谢,减轻药物副作用。若合并严重营养不良,需加强营养支持。 -
注意事项
- 避免激素及水杨酸制剂:此类药物可能掩盖症状或加重结核感染,需禁用。
- 隔离防护:因可能合并肺结核,需做好呼吸道隔离,避免飞沫传播。
-
手术干预
仅极少数出现严重关节畸形或并发症(如关节腔积液)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如关节置换术)。
预后:早期规范治疗预后良好,但需警惕复发,复发多与疗程不足相关。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沉及影像学检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