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本身并不直接遗传,但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具体如下:
- 基因层面影响: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基因多态性、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调控异常等情况。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多态性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酪氨酸激酶(KIT)基因突变与新生血管形成有关。这些基因的变化会增加个体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但并不是说父母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子女就一定会遗传到这种疾病。
- 家族聚集现象:如果家庭中有两个糖尿病人,其中一个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那么另一个发生该病变的可能性会增加,一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遗传可能性可达 27%,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遗传可能性高达 52%。与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亲人的糖尿病人相比,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糖尿病兄弟姐妹或亲属,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会增加 2-3 倍。这种家族聚集现象可能是由于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易感性较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其亲属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而糖尿病患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加上高血压、高血脂、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患病时间长短以及不良嗜好(如吸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引发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