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近年来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关于四川省秸秆禁烧最新政策的详细介绍。
秸秆禁烧政策的目标和措施
总体目标
- 建立秸秆禁烧区:四川省的目标是建立秸秆禁烧区,实现禁烧区内“不见烟雾,不见火光,不见黑斑”的目标。
-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到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具体措施
- 划定禁烧重点区域:包括城市建成区、县城区周围10公里、林场为中心15公里为半径的地区、沿高速公路两侧各1公里等。
- 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制度:建立成都平原地区、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地区三大区域秸秆禁烧联防联控和综合利用区域合作机制。
- 强化巡查监管:建立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利用卫星应用平台的禁烧监管信息系统,定期公布环境卫星遥感监测火点数。
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方法
农业循环利用
- 秸秆还田: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机械粉碎还田和秸秆堆沤快速腐熟还田技术。
- 饲料化利用: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等饲料化养畜技术。
- 基料化利用:开展“水稻-蘑菇”、“麦/玉/豆秆+大棚/菇房食用菌”等基料利用技术。
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
- 秸秆沼气:推广秸秆户用沼气、秸秆沼气工程。
-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鼓励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使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
- 秸秆工业原料:支持秸秆人造板压制、家具制作、草编加工等。
收运储体系建设
- 培育秸秆收储运市场:推进乡镇秸秆收储点建设,建立政府推动、农民专合社和企业为骨干的秸秆收储服务体系。
- 机械化收运:引导农机合作社等农业服务组织发展农作物收获、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
政策执行中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 农民反对声音:部分农民习惯于焚烧秸秆,认为这种方式便捷且经济。
- 秸秆处理成本高:秸秆还田需要机械设备,部分农民无法承担相关费用。
对策
- 政府支持:政府提供财政补贴,推广秸秆还田机械,降低农民处理成本。
- 技术推广:组织农业专家走进农村,传授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 政策宣传: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公众对秸秆禁烧政策的反应
正面反应
- 环保意识提升:公众普遍认为秸秆禁烧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 政策支持:公众支持政府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政策。
负面反应
- 经济负担:部分农民认为禁烧政策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希望有更多的补贴和支持。
- 传统习惯:部分农民习惯于焚烧秸秆,难以接受新的处理方式。
四川省的秸秆禁烧政策通过划定禁烧重点区域、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强化巡查监管等措施,旨在全面防控秸秆焚烧。同时,通过推广秸秆还田、饲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等多种方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尽管政策执行中面临农民反对声音和经济负担等挑战,但通过政府支持、技术推广和政策宣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公众对秸秆禁烧政策持积极态度,认为这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