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是政府为了保障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以下是关于该政策的详细信息,包括资助对象、标准、申请流程、覆盖范围和成效等方面的内容。
资助政策的主要内容
学前教育资助
- 资助对象: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包括脱贫家庭幼儿、低保家庭幼儿、特困救助供养幼儿等。
- 资助标准:每生每年不低于4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义务教育资助
- 免学杂费: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民办学校学生按照中央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执行。
- 免费提供教科书:对所有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
- 生活补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和非寄宿生分别按照每生每年1250元和10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普通高中教育资助
- 免学杂费:对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原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
- 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000元—3000元范围内确定。
中等职业教育资助
- 免学费: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中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
- 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000元—3000元范围内确定。
高等教育资助
- 国家助学金:对在本省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本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按照每生每年4000元、6000元、13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普通本专科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2000元。
资助政策的申请流程
学前教育
家长或监护人在每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向所在幼儿园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扶贫手册、户口簿等。
义务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每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向所在学校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普通高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每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向所在学校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中等职业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每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向所在学校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高等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每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向所在高校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资助政策的覆盖范围
学前教育
覆盖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义务教育
覆盖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包括寄宿生和非寄宿生。
普通高中
覆盖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原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中等职业教育
覆盖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高等教育
覆盖在本省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本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资助政策的成效
脱贫攻坚成效
- 动态清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范围内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因贫失学、辍学已成为历史。
- 资助金额:2020年,共资助建档立卡学生1472万人,资助金额344亿元;2021年,继续资助脱贫家庭和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1400多万人,资助金额572亿元。
学生资助覆盖面
- 全覆盖: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确保了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 精准资助: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识别受助学生,确保资助资金的精准发放。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通过多层次、多阶段的资助体系,确保了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保障了教育公平。政策的实施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还提升了受助学生的生活水平和学习动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