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医疗机构依法自查管理系统是云南省卫生健康委推动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该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下是对该系统的详细介绍。
系统推广与使用情况
楚雄州的推广与使用
楚雄彝族自治州通过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为系统推广对象,要求其在2023年3月底前完成全面登录使用。楚雄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局组织了多次业务培训,并通过线上、线下业务指导,确保系统的顺利使用。
楚雄州的推广策略强调了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节点,并通过系统培训和业务指导,确保了系统在短时间内全面覆盖,提升了自查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
腾冲市的推广与使用
腾冲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全面开启依法执业自查管理系统监管模式,通过系统自查查找存在问题与不足,并进行纠正改进。卫生监督机构将监管情况纳入医疗机构定级、评审等指标体系。
腾冲市通过系统自查和日常监管的结合,强化了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昆明市的推广与使用
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在2025年组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依法执业自查工作,自查内容涵盖医疗技术、放射诊疗等13个模块共552条指标项。自查工作采取线上自查方式,通过系统及时发现和整改违法违规执业问题。
昆明市的自查工作不仅范围广泛,而且通过线上方式进行,提高了自查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全面落实。
系统功能与操作
系统功能
云南省医疗机构依法自查管理系统包括自查库维护、人员管理、自查任务分配、自查结果提交等功能。系统还支持在线培训和操作演示,帮助医疗机构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系统的多功能设计使其能够全面覆盖医疗机构自查的各个环节,提升了自查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减少了人为操作的误差。
操作流程
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在登录页面输入正确的医疗机构信息后,可以进入自查任务页面,进行自查任务的下达、执行和结果提交。系统还支持任务撤回和修改,确保自查工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简洁明了的操作流程设计,使得医疗机构能够快速上手,高效完成自查任务,提升了自查工作的整体效率。
系统应用效果
自查工作的落实
通过系统的推广使用,医疗机构能够按时完成全面自查和日常自查,自查出不合格指标并进行整改。例如,楚雄州自查出不合格指标150条,并督促指导226家医疗机构开展院内自查。
系统的应用有效落实了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主体责任,通过自查和整改,提升了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信用体系建设
楚雄州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我管理情况纳入医疗机构定级、评审等指标体系,并作为行业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通过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提升了医疗机构的信用意识和自律能力。
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应用,进一步增强了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了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法规与政策支持
法规依据
云南省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系统依据《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办法》制定,明确了医疗机构在自查中的主体责任和管理制度。法规的明确为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法律保障,确保了自查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政策支持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通过开展信用承诺、普法宣讲、依法执业自检自查等多形式、多渠道的监管活动,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支持为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了自查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有效实施。
云南省医疗机构依法自查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了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行为,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系统的推广与使用、功能与操作、应用效果以及法规与政策支持,均体现了其在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系统的全面应用,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